343 沉淀20年·少年时
这于历史而言是无关紧要的片段
不足以让尘埃落定成地层
不足以让潮汐涌动成深海
不足以让季风幻变方向
它们是时间的光斑在信纸上洇开的淡影
是盛夏午后蝉鸣散去后留下的静寂
是无法被历史归档的私语
回望少年时
那不甚连贯的叙事
微不足道的颤动
时间深处的静物
是我全部的地壳运动
有一天
当你经过岁月的橱窗
可否为一个认真活过的灵魂
动容
札记
沉淀20年
真是一年一度的节目,虽然秋分已过,深圳仍十分炎热,前两周刚过去一个超级大台风“桦加沙”。2025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才第一次录。
上年是电台播出二十周年,今年有个专题也进入了二十年,这个专题叫“沉淀”。它是在电台播出一年多以后每年在十月左右做的一系列有关自省与反思的节目,慢慢地变成了一种习惯,为了呼应季节变换,天气渐凉的时节。
这个系列很能代表节目某些不可替代的风格——自说自话、不考虑主题、不考虑听众、除了自然不考虑外界的影响。这种高度内向型的内容是不该期盼有什么听众的。
已不太记得当年录制各期节目时的情形,但时间跨度那么长,相信至少有几期不是在深圳录的。虽然中间有两年没做,但还有两年做了两期,所以这期除了是“沉淀”二十周年外,也的确是第二十期叫“沉淀”的节目。被文明教化过的人对整数总有点特别的感情,这期的特别之处是——把这个系列所有片头都剪了进来。
因为太久没操作,不小心按错了混音。结果声音倒像是时光隧道里发出来的,歪打正着。
故乡
上个月刚回了一次老家东北,大概是十年来第一次在这个时间回去。不记得这个季节故乡是什么样子,跟少年时的记忆也不完全一样。
这次走了一些比较特别的地方,寻访了很多过去从来没了解过的家乡历史。十年前回去的时候常会感慨:没有变化、破旧,带着岁月的滤镜看故乡已经完全不是过去描述的那个情形。如今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又飞速的狂奔了十年以后,这次我倒是觉得能有这样的一个回忆空间也挺好。
去看了我从小居住的房子,那里人还有人居住,和小时候生活的社区、读的学校,看似没有变化,人们仍旧做着同样的事。但不是,他们跟我的关系变了,淡去了。我成了故乡的客体,成了游客,一个永远无法再融入其中的过路的人。
本期主题
这期主题叫“少年时”,既然是二十年的纪念节目,就给了一个有时光感的概念。说实话,即使已经做了二十几年,在最开始时,我也不再是少年。那时咿咿呀呀的怀念了好些年青春,跟大部分文艺青年一样。
每个年龄阶段往回看,时间给你的感触完全不同。如今少年是一种虚构跟实境的交错,走在二三十年前曾生活过的生活场景中,没办法辨识记忆中画面哪些真正发生过。人的大脑是非常奇妙的载体,它让你忘掉想忘记的,顺便再虚构点别的。所以每次回想时除了忧郁还会有诗意留存,这是人类进化保留的非常强也非常美好的功能。
严重怀疑未来这个功能也不会存在的那么彻底,如今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记录,生怕没记录下来未来就可能被当作没发生过。但过去多少美好都被淹没在了时间的浪潮,却少有人感叹:“该记下来啊!”
“该记下来啊”,是现代人才有的矫情。
共情
任何人之间能共情的主要是共同经历,若是没有共同经历,也可以在另外的情境中与其他的感受共情。也是为什么文学作品长久不衰。不同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评价各不相同,人们根据需求塑造感动自己的东西,所以难保有一天会还会有人跑过来说:“我可以懂你的”。即使相差了20年。
过去这几年做节目比较少的原因已经说过挺多了。时代已经不在,经过后才发觉原来他们占据的时间是如此之短。听说现在很多小孩子在听老歌,毕竟当年的流行歌曲如今生产的不再那么多,这种形式是封装很好的产品,花一点点时间,感触却非常广阔。
But maybe it isn’t worth so much concern,
so much effort to discover who I really am.
Later, in a more perfect society,
someone else made just like me
is certain to appear and act freely.Hidden Things
C.P. Cavafy
网站
最近做了一件特别的事,又鼓捣了一下网站,就是 https://mysubi.com ,和电台一样也已经开通了20多年。除了节目外又增加了阅读的板块,把这几年读书的过程和思考都慢慢地放上去。
甚至有一些跟时代赌气之感,越不吸引人就越想投入。除了没有访问量,新的顾虑是产出那么多文本内容,会不会被AI直接拿了去。我们站在科技的奇点上,做的一切都快速的被无意义化。犹豫了一阵子,甚至还想加一段代码禁止AI抓取,终究觉得时代的车轮不能阻挡。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还在思考,未来可能会以节目或者其他形式呈现出来。
另外,AI让我进一步确信,如果现在还没有为自己的感觉而活,起码要立刻行动起来。还不去做这个,其它的更是徒劳。
卢昌明
倒数第二首《蓝色渐层》是我非常喜欢的歌,几乎可以排到人生中爱的几首之一。原本没打算在这期就拿出来,但以现在的更新频率,如果还不放出来,还有多少机会呢!
更新网站“电台”栏目时起了个副标题,叫“声音的琥珀”。现在新听到节目的人可能无意识的闯入十几二十年前一个与你不相关的陌生人的世界,聆听他在那个时候的所思所想,跟盯着一颗琥珀里几亿年前的生物,想象它在有生命的样子时的感触着实差不多。
时间被封存成回忆,那能在2025年深秋一个陌生人的播客结尾听到将近四十年前卢昌明的作品,是不是也是一种历史的回声呢。这位优秀的音乐人已经不在了,最后的《有一天》同样也是来自他,属于历史的回声。
希望有一天,我们都可以重拾往日的回忆。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能够和你共享记忆的人。
秋天快乐,下次再见!
选曲
Charles Aznavour - Hier encore
王榆钧 & 万芳 - 盼望
雷光夏 & 雷骧 - 飞奔少年
潘越云 - 忘了歌词的一首歌
蒋明 - 剩下的都属于你
贾志筠 & 刘淑娟 - 蓝色渐层
卢昌明 - 有一天
背景音乐
《少年的你》电影原声 / Varqa Buehrer - Better Days, A Drop in an Ocean
当第一次拥有情感的时候
我还以为它是世上最真的爱
也许是天真也许是年少
那时候的我只是一片纯纯的白当第一次失去情感的时候
我还真以为它是世上唯一的爱
也许是天真也许是年少
那时候的我只是一片淡淡的蓝蓝色渐层
贾志筠 & 刘淑娟
"热恋伤痕"
1985